工艺技术: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玉米加工工艺主要为湿法和干法两种工艺。无论这两种工艺如何演化,加工企业都希望尽量在发酵前分离、纯化和回收粉质和角质胚乳两者中的淀粉,并且进一步纯化淀粉。
而当今市场上的研磨系统倾向于在相同的时间和以相同的速率降低所有颗粒(纤维、胚芽和硬渣)的尺寸。所得到的玉米组分可能难以分离,特别是如果将所有的颗粒(包括纤维)研磨得太小(例如,小于300微米)。虽然使用较小的粒径可改进醇的收率,但是这也导致了脏的溢流和釜馈物。可产生污垢,并且导致在蒸发步骤较低的糖浆浓度。较低的糖浆浓度和较湿的饼也产生提高的干燥剂负载,提高DOGS的干燥成本。与此相反,如果所得到的玉米组分的尺寸太大,例如,大于1000微米,则在液化步骤时,颗粒将不能充分转化为糖,并且醇的收率将下降。
解决方案:
正达纤科利用自身15年积累的高浓磨浆机技术,开发了玉米研磨的专用磨机,旨在破坏胚芽和硬渣颗粒和纤维与淀粉以及油与蛋白质之间的结合,而没有将纤维切割得太细,从而在纤维和蛋白质/淀粉/油之间得到更鲜明的分离。正达纤科磨机将胚芽和硬渣颗粒研磨至约300-800微米粒径,而大多数纤维保持在500-2000微米的粒径范围内。实现不大于50重量%的总颗粒的粒径为约100微米-约800微米。在大于300微米的固体颗粒中,蛋白质为约29.5%。在研磨后,并且如果利用洗涤技术,纤维中的蛋白质可从约29.5%降低至约21.1%。纤维中的油可从约9.6%降低至约6.4%,纤维中的淀粉可从约5.5%降低至约 3%。